如何正确解读公司綜合損益表来评估盈利能力

由:周剑 发布于:2023-08-23 分类:股票交易策略与利润 阅读:407 评论:0


image.png綜合損益表是一份关键的财务报表,可以用来评估公司是否盈利。在綜合損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报表的表头、内容和签章。记得大学会计课上,教授特别强调要先检查报表的表头,确认名称和时间,避免在分析时发现看错公司或是使用过时数据。报表内容则按照顺序展示公司内部收益、内部成本以及每股盈利等项目。完整的财务报表会有公司负责人(董事长)、经理人以及会计主管的签章,缺一不可。


營业收入及其重要性

營业收入,也称为營业额或營收,是公司主营业务的收入,也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公司的營业收入越高,公司盈利机会就越大。


營收创新高的意义

營收创新高表示公司營业收入净额达到历年来的最高点。上市公司每月十日前公布上个月的營收,如果公司公布的營收创下历史新高,通常会激励公司股价上涨。这是因为公司營业收入增加不仅代表业务增长势头强劲,也意味着公司盈利表现可能比预期更好。


營業成本的解读

營業成本,也被称为销货成本或产品成本。


營業成本是企业用于生产商品的原料成本支出,也就是所谓的“直接成本”,包括商品成本和劳务成本。对于零售商而言,營业成本是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以及运费成本的总和;对于制造商而言,營业成本包括原料、人工和生产费用等成本的总和。简单来说,營业成本就是企业用来生产和销售商品所需支出的费用。



经营成本包含以下几个项目:


直接人工:生产线人员的工资、加班费及奖金

直接原料:生产货物的原料成本

制造费用:水电费、厂房租金、机器设备的维护费用

运费成本:运送原料、商品所需的运费支出

版税:知识产权、技术或专利

关税:进出口货物时需支付的税金

当企业的经营成本较低时,这代表它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好,同时其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这是因为低经营成本意味着企业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其产品,同时也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进行研发和市场推广,以提高其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


经营毛利

用经营收入减去经营成本,就会得到经营毛利。


经营毛利,又称销货毛利,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经营收入净额减去经营成本所得到的净利。简单来说,经营毛利就是企业售出商品所得到的利润。


高毛利意味着企业能够以较高价格售出其产品,同时也代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好。这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还能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毛利率

经营毛利除以经营收入会得到毛利率。高毛利率的公司通常是产业龙头或是有自己的利基。从毛利率的变化也可以观察公司获利的变化趋势,例如毛利率下降,代表公司所处产业价格竞争激烈,或是公司的产品没有竞争力,需要降价求售。


经营费用,就是一般所提的管销研,指的是经营费用中的管理费用、行销费用,以及研发费用,指的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负担之费用,也称为「间接成本」。


「研发支出」和「研发成果」是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通过投入「研发支出」,企业可以提升技术水平,进而提高产品的毛利率和总体获利能力。这样的获利增长可以再投入到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中,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研发费用是企业创造营收的主要动力之一。大部分企业都会将销售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研发预算,以维持竞争力。这也成为投资人判断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管理费用

包括员工工资、坏帐损失、折旧费用、保险费、租金、税捐、办公用品等。


行销费用

包括广告宣传费、交际费、销售员工薪资、销售产品时的旅费、交通费、市场调查费、人员培训费等。


研究发展费用

包括为了研究目的而购买的材料、仪器、设备,或是研发人员的薪水,或是委托他人从事研究发展的成本等。


依据产业创新条例,研发费用可抵减税金。



营业净利和稅前净利:了解公司在本业上的利润情况,通过观察营业净利和稅前净利,可以判断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运营绩效。


营业毛利对比:分析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控制成本的能力,通过比较营业毛利和营业淨利的情况,可以判断公司的盈利状况。


營業外收入和支出:了解公司与本业无关的收入和支出,观察企业的副业是否具有收益能力,以及对副业的支出状况。


所得稅費用:分析公司在当年度支付的各种税务费用,了解公司的税务负担情况。


本期淨利:计算公司的净利润,即所有收入减去所有费用和税收所得的结果,观察公司的真实盈利情况和盈利率。


以上是对于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分析和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全面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和盈利能力。





评论

精彩评论
二维码